高位统筹 超前谋划
夯基固本 多维发力
实现中小学法制副校长进校园全覆盖
为推动构建“警校融合”共治格局,助力平安校园建设,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,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。长春市公安局聚焦“四个警务”,依托“警地融合”“警民融合”和社会面协同管控“三项新机制”,围绕“1234”工作思路,推动了全市826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工作实现全覆盖。
“一盘棋” 高点站位强推进
围绕省公安厅关于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工作指导意见,出台《长春市公安民警兼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工作指导意见》;印发《长春市公安机关法治副校长工作手册》,并加强与教育部门的联动配合,压实学校主体责任,推动全市中小学安防建设全面达标。
聚焦“两条线” 精准施策固根本
聚焦风险防范 “警戒线”。指导属地积极协助学校做好教职员工、校园临聘人员的背景审查。同时,持续加强对校园周边个人极端高危人员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员的滚动摸排,严防形成现实危害。
聚焦隐患排查“安全线”。按照“六必查,四突出”工作要求,指导属地联动学校组建了由“法治副校长+校园教育教师+心理咨询教师”组成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“一校一专班”。强化对父母离异、家庭变故等重点家庭学生的摸排、跟踪,全面做好安全管理工作。同时,在紧盯“四防”建设的基础上,会同教育、市场监管等部门全面排查各类校外培训机构、托管班,坚决消除安全管理盲区。
织密 “三张网” 多维发力提质效
织密校园内部“预防网”。全面优化高峰勤务和“护学岗”机制,创新构建“公安联勤、教育联防、家长联动”的“校警家”三位一体护学模式,确保学生上下学时段绝对安全。
织密校园周边“护学网”。聚焦打造校园安全“防护圈”,将学校周边200米设置为“重点管控区”,指导属地积极会同政府有关部门,持续开展校园周边综合治理。同时,强化巡逻防控和治安盘查力度,严打涉校各类违法犯罪活动。
织密校园安全“防护网”。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职能,按照“开学季必讲、放假前必讲、主题日必讲、特殊节点随机讲”要求,全面开展法治教育课。同时,民警定期深入学校组织开展安全演练活动,指导安保人员正确使用反恐防暴器械,提升应急处置基本技能。
建立“四制度” 协调联动促长效
建立例会制度。法治副校长召集街道,社区,学校等单位相关负责人每月召开1次工作会议,每季度召开1次点评会议,形成了力量联合、工作联动、问题联解、平安联创的工作格局。
建立研判制度。按照“平时定期研判,紧急情况随时研判,突出问题专项研判”工作要求,定期开展风险分析研判。
建立通报制度。学校主动向法治副校长介绍学校有关情况,并定期通报教职员工、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法律服务需求。法治副校长主动融入学校,列席学校工作会议,参与制定年度法治教育工作计划。同时,每月至少1次向学校校长汇报校园安全工作情况及工作开展情况。
建立考核制度。出台法治副校长评价考核激励机制,采取部门抽查、街道书记评价、学校评价方式,按年度对法制副校长履职情况进行量化打分。对于履职担当、贡献突出的,予以表彰、奖励;对于评价不合格、不称职的,予以解聘,并重新派出人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