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长春市内五条快速路投入使用,作为配套设施,在快速路段上已有13座过街天桥投入使用,虽然天桥建好了,但是许多市民仍然选择横穿马路,为此酿出的车祸也屡屡发生。4月11日上午,悲剧再次上演:11日9时左右,一名男子在横穿亚泰大街南岭小学附近快速路时,被一辆面包车撞倒,不治身亡,然而事故地点距离2015年10月份就已建好的过街天桥不足百米。
13日,记者对我市一些事故多发快速路段进行了踏查,发现过街天桥使用率不高,仍存在行人横穿马路现象。其中部分过街天桥附近隔离护栏有缺口,行人仍在频繁横穿马路。
13座过街天桥
使用率并不高
13日8时,记者首先沿着亚泰大街快速路进行实地探访,亚泰大街文庙附近,这里原本是横穿马路事故多发地段,如今路中间新修建约1.5米高的隔离带让人望而却步,桥下口和上口附近的人行道也已取消,已看不到有行人横穿马路的情况。
沿着亚泰大街快速路继续前行至长春八中附近,因为此处下桥口设有限速标识,许多车辆到此纷纷减速,可仍然有市民为图方便横穿马路,虽然上方建有过街天桥,使用率却不高。
随后,记者继续前行至快速路南湖大路下桥处时,双侧车道上的车流量很大,整条路属于封闭状态,路段中间不仅设立了约1.2高的隔离带,靠近辅路还设有绿化带,并未设立人行道标识,而路上方就建有过街天桥。这座在2015年就投入使用的天桥,为的就是方便路两侧市民安全通行,然而,记者发现,这座过街天桥的使用率并没有像当初居民们的呼声那样高。记者也数了一下天桥的台阶,答案是东侧48阶,西侧43阶。如果是年轻人,大概只要1分钟就能爬完这些台阶。然而在15分钟里,只有不到10个行人走过街天桥,大多数行人选择大摇大摆横穿马路,其中不乏老年人和小孩子,这也让冷清的过街天桥和附近的人来人往形成了鲜明对比。记者调查发现,受到类似“遇冷”的还有西部快速路前进大街下桥口的过街天桥,因为正处快速路下桥口,从桥上下来的车辆速度都不慢,周边是商住旺区,还有许多公交站点,一些行人为了方便不顾安全横穿,把绿化带上的花草都踩死了,出现了许多缺口非常有碍观瞻。密集的车流却没能阻止行人穿行的脚步,仅短短5分钟内就有8名行人从绿化带的缺口横穿马路。
天桥近在咫尺
路人却嫌麻烦
为什么市民宁愿冒着危险横穿马路也不愿意从过街天桥上安全通过?“我就到马路对面,但是走天桥还要上下台阶,太不方便。”“太麻烦了,天桥那么高,爬上爬下的太耽误事。”……这是记者在街头采访时听到许多横穿马路的市民所说的话。
很大一部分市民表示,走过街天桥,爬上爬下还得绕路,觉得太麻烦了。在亚泰大街快速路南湖大路段东侧开洗衣店的老板表示,她在此经营多年,每天都会看到有人横穿马路,出事的也不少,自打2015年10月份建好过街天桥以后,横穿的行人确实变少了,不过每天仍然有很多行人横穿。“因为有隔离带,很多人都是翻越隔离带过马路,估计就是图个方便。”她说,其实头顶上就是天桥,咋就不能多走几步呢。
面对有天桥不走的行人,过往的车主也一脸不满。出租车司机李师傅告诉记者,快速路的开通减缓了交通压力,车也能开起来了,但是来往横穿马路的人也不少。“在桥上还好一些,因为人上不去啊!可一到下桥口就得小心翼翼,经常会碰到隔离带跑出个人的情况。”李师傅说,“当初政府修桥就是考虑快速路周围市民通行方便,但还有人要从路面上过马路,这不添堵嘛。”
家住前进大街附近的韩先生一语道出了这一怪象的“症结”:“没有过街天桥的时候,市民喊着危险要建。现在有了过街天桥,一些市民又嫌弃高不愿意走,归根结底是市民缺乏文明素质和安全意识,贪图方便。”韩先生说,要想改变这一现状,除了有关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外,关键是市民的文明素质有待提高。
一条路段一年内发生
5起横穿马路交通事故
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,长春将建过街天桥18座,其中13座天桥已投入使用,剩下的天桥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。据正在亚泰大街附近执勤的民警介绍,亚泰大街快速路限速80公里/小时,在一些下桥口也有减速慢行的标识,但是即便减速,车速也会在50公里/小时左右,一旦有行人横穿马路,司机即使采取紧急制动,也很容易发生碰撞。“仅过去的一年内,亚泰大街快速路段发生横穿马路事故已不少于5起,不仅给行人造成了巨大伤害,也对整个交通的管理产生了不小的影响。”民警说,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》第七十五条规定,行人横过机动车道,应当从行人过街设施通过;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,应当从人行横道通过;没有人行横道的,应当观察来往车辆的情况,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,不得在车辆临近时突然加速横穿或者中途倒退、折返。呼吁市民要提高安全意识,不要随便横穿马路。
评论
珍惜生命 请走过街天桥
按照现在的天桥使用情况来看,部分市民似乎对过街天桥并不感兴趣,而选择冒险穿越马路,造成过街天桥的使用率不高。
天桥近在眼前,部分行人却不屑一“走”,偏偏要从滚滚车流中穿行。为什么有过街天桥而不走?“这样过马路既方便又快捷。”部分市民的回答让记者感到既无语又无奈。真的方便吗?过往车辆躲闪不及发生交通事故情况屡屡发生,为何人们还为图一时方便而拿生命做赌注。既然政府部门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过街天桥,就不应该让这些天桥成为摆设。过街天桥“遇冷”最关键的还是市民没有养成文明出行的好习惯,如果大家都从思想上认识到文明出行的重要性,那过街天桥就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。